公司动态

LR ENVIRONMENT

近年来,湛江市乘着数字政府建设的强劲东风,坚持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注重在生态环境治理与大数据深度融合上先行先试,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全面整合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着力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张图+智能化应用”的生态环境智能化应用体系,积极构建“汇集展示、分析研判、指挥调度”三大功能,从“点、线、面”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向“智”理的转变,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新路子,湛江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得到省生态环境厅高度肯定。

  “超级大脑”构建全域覆盖“天网”

  在湛江市生态环境智能指挥中心平台,全市的大气、水、土壤等全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源源不断地汇总传来,各县(市、区)的各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在此一览无遗,形成一个“超级大脑”。

  近年来,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全方位、多渠道加强数据归集、系统整合,充分整合环境监测、项目审批、排污许可、综合执法等信息,打通生态环境业务部门内部、外部、横向、纵向的数据连接,构建完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实现对全市6600余家企业信息和涉生态环境要素指标数据的综合集成,成为生态环境部门日常管理和决策的“超级大脑”。

  截至2021年10月,湛江市生态环境智能指挥中心平台有效承载了全市范围内涵盖大气、水、土壤、固废、自然生态等全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集成整合将近40个系统,建立8个生态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汇聚29类生态环境信息数据,有效数据总量近8000万条,其中大气环境数据3900多万条,水环境数据530多万条,污染源数据2500多万条,固废数据13万多条,构建了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天网”感知体系。

  结合湛江市政务云平台市级数据资源,湛江市在省生态环境厅大数据仓支持下,实现了环境数据回流,完成自然资源、水务、住建、气象、市场监督、农业农村等部门8类专题数据的高效融合,并依托智能指挥中心对外提供数据共享服务资源目录165个,数据接口157个,共享服务24次,较好地实现了数据资源同步对接、适时共享。

  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环境质量

  如何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和痛点?湛江市不断深化应用场景建设,建立涵盖水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固废、土壤、执法、建设项目环评、三线一单等各类型生态环境业务数据分析专题19个,构建生态环境专题地图41张,通过海量数据汇聚、智能化分析,精准实现“线”上对生态环境的监控、研判和预警。

  在数字化平台的助力下,湛江市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年1~9月,湛江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二,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标;排里国考断面水质提升1个类别;34个近岸海域国控水质监测站位2021年春季水质优良率为88.23%,较去年同期提升13.23%,其中鉴江口、雷州湾、外罗湾等点位水质提升为优良。

  “一张图”全天候无缝隙监管

  目前,湛江市建立了6000多家企业“一企一档”数据,特别是对155家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精准管控,将企业生态环境要素分门别类地呈现在“生态环境一张图、污染源一张图、综合分析一张图”中,并通过设置在重点区域的铁塔摄像头,将视频监控与监测数据相融合,让执法人员能随时掌握每家企业每个监控点的信息,实行数据实时监控、超标故障报警、数据统计分析等全天候无缝隙监管。

  每天,被重点监测单位的排放数据、治理设施和排放运行情况,都被智能指挥中心一一“看在眼里”。如今,湛江市建成了事故应急模块,在应急预警时,可以快速完成定位,预判环境质量状况,利用水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其他相关环境数据和环境资源图层进行辅助判定。当监测到企业排放超标或者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异常,系统立即会向企业负责人、属地环境监管负责人报警并实时存储相关数据信息。

  2020年以来,湛江市生态环境部门运用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减少现场执法检查,共开展智慧环境执法行动100多次,查处多起环境违法行为。

  今年,湛江市生态环境局还依托智能指挥中心平台,把376家生态环境守法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实施分类管理,对治污设备运行良好的、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尽量做到无事不扰,对偷排偷放、恶意超标排放的企业严厉打击,监管更加立体全面,执法更加精准高效。

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省内跨地市变更、重新核定考核要点!【中证咨询】.jpg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