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但是占据中国将近60%人口的农村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市场上却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在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运营上仍存在处理规模小,处理效率不高等特点。建设美丽乡村,要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方法。
一、生态处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的生态处理模式主要包括生态塘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渗滤处理技术、蚯蚓生态滤池以及ETS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技术等工艺模式,具有便于操作,建造简单,投资小,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1)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技术
特点:整个系统可设置为地下式,无损地面景观,表面可种植植物,卫生安全。操作简单、节省投资,充分考虑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噪声、异味,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2)ETS生态污水处理工艺
借鉴自然界水体自净原理,结合传统污水处理技术,通过人工强化生物技术工程,利用根系发达的专属脱氮、除磷观赏类植物,使得高浓度生活污水可在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环境的桶中得到高效处理。
优点:系统景观化,全自动运营,维护方便,系统污泥量少,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缺点:以回用为目的选用三级处理建造费用较高,北方寒冷地区尚缺少工程应用实例。
(3)人工快渗处理工艺技术
优点:便于操作,易于管理和维护,无污泥处理费用;建设投资费用省,一般投资费用约为800~900元/t水。运行费用低,直接运行成本约0.2元/t;抗冲击负荷强,可以处理COD小于600mg/L的生活污水。
缺点:北方地区需做保温处理,进水SS高时容易出现堵塞问题。
(4)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特点:建造简单,投资小,维护和运行费用低。投资600~700元//t水,运行成本约0.2元/t;湿地内种芦苇、水芹菜等,具有经济效益。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上,采用厌氧-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可以弥补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长时间运行造成堵塞等不足,又可以实现处理和回用一体化,合理选配水生或半水生及湿生植物,建造生态景观,美化生活环境。
二、强化天然处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技术中的强化天然处理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界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通过人为强化技术使水体达到自然修复。主要工艺为天然苇塘处理、生态河道自净技术、河道阿科蔓生态处理技术等。
(1)生态河道自净技术
主要从河流的类型、断面形式和空间构成等对河流进行整体的分析,依照河流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态河道构建技术。
(2)河道阿科蔓生态基处理技术
缺点:阿科蔓生态基成本较高,在国内虽有应用,但调控经验有待积累。
优点:投资运营费用低,污泥产量少,实施简单、管理维护含量少,系统可控性、兼容性很强,安装维护简单,如不需要曝气,运行费用基本为零。
应用条件:污染程度较轻、能够通过自然净化使污染物得以降解至处理目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一般适用于池塘、清洁型小流域的构建等。
三、污水处理组合模式:在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CASS工艺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质、植被条件,推广土地渗滤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厌氧+人工湿地技术等实用技术。
针对农田灌溉、河道补水、景观湿地等污水回用方向,确定污水处理组合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的改进:污水排水系统构建和设计模式,要结合污水排放水量特点和变化规律。
绿日环境具有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服务体系和配套的专业环境工程团队,秉着崇高的环保责任和义务长期提供专业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是国内生活废水处理运营管理行业中的知名品牌。绿日环境通过生化处理、膜生物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核心技术方法,综合解决了始兴县污水处理厂和翁源县村镇生活污水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案例,具有丰富且成功的实践处理经验。未来20年,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村环境发展的主要政策方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建设,将是未来的政策发展之路。